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圖書定價銷售制度」標籤的文章

「圖書定價銷售制度」我見我思

By Joyo Chiu 邱炯友           終 於終於在昨日交出圖書定價銷售制度(FBP)影響評估研究報告準備排印。這個研究案為時16個月共歷經三任文化部長的「關愛」,還好再也沒有第四位部長的加入。                  原本僅是推動小組預計三四個月期的政策影響評估案,卻演變成跨年跨任大研究案,原因在於業界意見的分歧,原本狀似共識聲中,起了波瀾,換了部長也更不得不一切重頭蒐集民意與業者意見,步步為營、從根本的調查研究做起,而不再是政策下的衝擊評估。研究期間也從原有的消費者意見調查外,再增列出版各通路業者問卷與訪談,並且又更動調查順序,將最先的消費者意見調查,挪移至所有業者調查之後,將問卷提綱題目皆經過委員與政府部門反覆審查,謹慎翼翼地求取最新民調。但研究小組也確實甘之如飴,即使額外多出來的數月煎熬,我們也把它當作一種責任和義務。聽起來高尚,不過確實也是如此。          有人探詢我們文化部會推動此制度嗎?或我被問到:到底應不應該實施? 我都會先打量對方,想讀他/她的心思,心忖自己該如何回答。如果我是OOOO,我就會如   何如何;如果我是OOO,則我又會如何如何….。可惜,我什麼都不是。我只是個消費者,我只能表達我自己的意願:我接受制度;我也只是個學者,我也絕對支持;我是該案研究者,在意見兩極化的議題裡,我更要儘量保持客觀。憑良心講,如果我是先前所指的OOOO和OOO,在目前的理念與發現下,我會告訴他們:用文化政策的思維,解決文化的事,讓政治等等問題擺在次要,甚至完全排除。當然,這是要扛起責任、自己付出代價的。                    有權柄的掌權者本當有所為與不為,不應過於眷戀權位,惟誠信負責。                    探討再怎麼多的國外案例與數據,如果僅僅為了得到一個是非問題:該不該實施?我可以很肯定地告訴大家:浪費時間,毫無意義。 每個國家是否實施FBP都有獨特的文化、政治、社會、經濟等等不同背景條件,每個數據背後都有不精確、不完整之處,任憑研究者從文獻或透過政府駐外單為求取資料,都仍有極大的缺漏。而各國之間的資料的形成屬性不對等,更不能拿來相比較分析,更何況多的是誤用和誤判(例如:書種與銷售冊數、不同資料來源之統計數據等)。讓我們試想:即使是台灣的

課徵閱讀與知識稅:VAT在圖書定價銷售制度中的關鍵價值

Don't Tax Reading                                                      By Joyo Chiu 邱炯友 談圖書定價銷售制度就不能不觸及加值營業稅 (Value-added Tax; VAT) 的議題。在許多實施 FBP 制度的國家為了解決自由貿易與公平交易等一些幾近全球共識的思維下, FBP 顯然與此概念扞格不入,唯一能堅持與善用的立場便是:「圖書 ( 相對於其他商品 ) 是不同的」 (Books are Different!) 口號。欲跳脫自由市場爭競的主流思維,以及擺脫常見的公平交易法規的限制,讓這種干涉圖書零售市場交易行為與價格;並且某種程度影響消費者「權益」的業界協議或政府立法得以成立,其實相當的不容易。 ( 一 ) 圖書 VAT 減免之精神訴求 然而,事實證明 FBP 制度的施行多的是自由民主國家,這一些國家秉持「文化多樣性」並延伸「文化例外」的意涵落至「圖書出版是文化商品,而非一般商品」的核心訴求。如此才得以對抗所謂壟斷、箝制、偏狹等指控。當圖書定價銷售制度順利推行時,連帶且無疑義地會同時出現圖書 VAT 降稅或豁免的籲求,並且往往順理成章成為一種 FBP 的配套措施之ㄧ。姑且不論究竟是 FBP 成全了圖書 VAT 減免;或 VAT 減免造就了 FBP 推展。同樣想讓圖書 VAT 得以享受不同於一般標準稅率,仍必須仰賴文化出版論證,並聲明:圖書不同於一般貨品,它是滋養個人與社會國家文化知識內涵的特殊生產物;為了彰顯閱讀與圖書出版流通之文化、社會和經濟的價值精神,做為維繫國家社會文化發展的政府,其附加於這類有益公眾文化貨品之上的稅率,不論高低多寡,理應予以消除,至少也應該有所差別待遇。 國際出版者協會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Association ,以下簡稱 IPA) 向來大力提倡圖書 VAT 應走向零稅率政策, 2015 年 IPA 政策總監 (Policy Director)José Borghino 呼籲各國應體認「圖書乃是知識獲取與知識轉換的發動機,數位經濟的未來亦仰仗圖書出版之興盛;然而,圖書出版品的流通對價格異常敏感,因此特別容易受到加值營業稅 / 貨物服務稅 (VAT/GST) 稽徵的傷害。」 [